沪深300指数基金怎么选?有哪些注意事项?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过去两年里,指数基金可以说变得越来越富有了。不仅有沪深300指数、中国证券500指数等广泛的基础指数,而且还有各种行业指数、智能贝塔指数等。
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选择指数基金并非易事。因此,让我们谈谈投资指数基金需要知道的一些细节。
No.1 跟踪误差
所谓跟踪误差实际上是指数基金的回报率和目标指数的回报率之间的差异。跟踪误差越大,基金的净回报率与标的指数的回报率之间的差距就越大。
一般来说,最好选择日跟踪误差控制在0.2%或年跟踪误差小于1.5%的指数基金。
因为我们愿意投资于指数基金,原因是指数是由证券交易所编制的,可以更好地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最终获得市场的平均回报。
然而,如果指数基金的跟踪误差很大,这将失去投资指数基金的重要性。例如,如果你失去了指数,这肯定是不可接受的;如果你超过了指数,投资者会认为,为了超越指数,为什么不干脆购买活跃基金呢?
看这里,一些小合伙人可能会问,指数基金并不全是”指数中的哪些股票,它主要购买哪些股票”,怎么会有跟踪误差呢?
事实上,如果你仔细看一看指数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你会发现许多指数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是”沪深300指数×95%+银行活期存款税后回报率×5%”等。显然,基金公司已经考虑到了5%的现金头寸对指数跟踪误差的影响。
此外,基金的营运费用(管理费、托管费等)、指数成分的变动、基金的大量购买或赎回、停牌期间的估值调整等,都会影响指数的跟踪误差。
因此,当我们投资指数基金时,我们必须注意基金的规模。
No.2 基金费率
所谓“省到就是赚到”,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肯定是首选费率低的指数基金。
虽然高利率基金的年成本与低利率基金的年成本(也就1%左右的样子)相差不大,但如果长期(比如10年、20年)下降,则最终投资回报会相差50%,甚至超过100%,前提是基金的增幅大致相同。
因此,在投资指数基金时,我们也应注意基金的比率。
No.3 增强型基金是把“双刃剑”
虽然增强型基金是在被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程度的增持、减持或增持股票以外的股票,努力达到高于基准的回报率,同时,从历史数据来看,部分强化指数可以做到这一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增强型基金都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比如以沪深300增强型指数基金为例。
今年到目前为止,在45只沪深300强基金(不区分A、B、C份额)中,有16只基金失去了沪深300指数。